在疯狂采砂乱象之下,湖南省2012年发布《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试行办法》,明确划定禁采区,明确禁止任何船只在禁采区采砂、禁止无证采砂船采砂。今年4月1日,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《〈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〉实施方案》正式执行,再次提出“全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,严厉打击各类涉砂违法行为,市级以上城市城区河段和长沙综合枢纽库区全面禁采”。
不独湖南,据水利部统计,截至2013年底,北京、河北、福建等27个省份先后以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对河道采砂管理做出规定。2013年底,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黄河水利委员会亦先后印发采砂管理办法。今年3月21日,水利部印发《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全面加强对河湖非法采砂的行政执法,强化可采期可采区现场监管,保持对非法采砂的高压严打。
“这样的高压态势下,从志愿者们监测反馈的情况来看,今年4月份湘江流域还没有出现新的非法采砂情况。”毛建伟对此虽颇为高兴,但对高压政策能持续多久仍心存疑虑。在高压严打之外,采砂许可与总量控制是各地管理者的另一主要思路。
《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试行办法》规定,“河道采砂实行"统一发证、统一收费、依规使用"原则,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河道采砂规划、统一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、组织河道砂石开采权的有偿出让。”查阅今年湖南长沙、衡阳、湘西、娄底、怀化等地发布的采砂权拍卖公告发现,采砂标段自606米至12.8千米不等,竞拍底价自80万至2246万元不等。若按竞拍底价计算,每吨河砂许可费为20~30元。
在部分地区,采砂许可费是一笔巨大的收入。如泸溪县2014年采砂许可费底价合计3000万元,接近其2013年财政收入的10%。衡阳市2014年采砂许可费则超过2.3亿元。对此,有业内人士颇有微词,“许可费收得太高了,还每年涨价,不多挖点,赚不到钱”。
《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(2012—2016年)》规定,每年采砂控制总量1.2亿吨,比2012年调查公布的实际采砂量减少5000万吨。不过,全国并未实行统一的采砂总量控制。《2012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》公布,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2012年许可年度采砂总量7529万吨。
关于采砂许可管理,毛建伟认为,即使是取得合法许可手续的砂场,监管也很困难,“白天合法开采,晚上就非法开采,管不住。”中国砂石骨料网CEO李华直接点破个中隐秘,“现在,你看到的采砂船几乎全是合法的。砂老板拿到采砂权以后,说是采20万吨,但至少要挖50万吨。很多地方也不管,老板和一些官员关系好,总是能以其他理由来挖,比如说河道清淤。”
无论采或不采,已不再是问题的根本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赵顺增甚至认为,“禁采根本没必要,再过几年,中国就没有天然砂了,北方已经挖不出好河砂了,长江流域也就湖南、江西还剩一点,也快挖光了。”韩继先认同这一观点,现在,全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已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资源的状况,“河砂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