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大的河沙供给缺口下,在个别地区,海砂和山砂以低价迅速抢位,但大部分海砂高企的成本让绝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,山砂存量小、质量差,据业内人士介绍,只有一些不正规的地方才用山砂或者掺山砂。机制砂,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河砂的替代品,且优势明显。所谓机制砂,是经除土处理,由机械破碎、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.75mm的岩石颗粒。
机制砂原料充足,“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就可以生产机制砂”,城市建筑废料和矿山尾矿也可开发成机制砂原料。相较于河砂,使用高品质机制砂能更好地控制建筑质量。稳定而低廉的价格是机制砂更大的优势。机制砂各地价格有所不同,但都比河砂便宜很多。”在湘西吉首市,河砂95元/吨,而机制砂价格则为70元/吨。此外,机制砂的利润也颇为可观。
3月4日,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成立推广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,目的就是减少水泥熟料消耗,降低水泥生产量,进而减少资源能源消耗,但产量大增却难掩机制砂粗放发展的乱象。在湖南省邵东县的一家小砂石矿,记者看到,整座山被挖得支离破碎,断崖上兀立着几棵摇摇欲坠的松树,树根裸露在岩壁外。一台开起来黑烟直冒的拖拉机、一条输送带、一座小型的破碎机和一个筛子就是矿上所有的机械设备。矿主告诉记者,矿开了三年,行情好的时候,一天有两三百吨的产量,“每天都卖光了,车子有时候还要排队”。
“他们把石头打碎了,就叫机制砂,我们不管那叫沙子,搅拌站根本不用,达不到混凝土的要求。”丁祖仕说。正规的机制砂企业在开采前,应当依据各地矿源和市场的不同,在科学和详细试验研究基础上选择矿址、生产规模、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配套。赵顺增教授也表示,上述小砂石矿生产的机制砂存在诸多问题,会导致混凝土孔隙率高,容易开裂,更别说用来配比高性能混凝土。
小矿山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小觑。韩继先指出,“对于矿山的开采,如果不进行从严控制,会比河砂开采的危害更大,到处地乱挖乱采,会导致植被破坏、水土流失。”据统计,全国有10.7万个矿山,其中砂石土矿山近5.7万个,达到大型规模的只有2704个,仅占总数的5%;中型规模625个,占比为11%;小型规模的矿山共47925个,占砂矿总数84%的份额。2013年,国土资源部要求对小、乱、差等不达标的矿山,实施限产、关闭、兼并重组等整顿措施。
今年1月,机制砂占比90%以上的贵州率先出台《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》要求,禁采区内的矿山关停,限采区内的矿山收缩,开采区内的矿山集聚,确保到2015年末全省砂石土矿山总量控制数为2878个。在河南,砂石大县辉县连续关停小型矿,截至2013年底,砂石矿从187家减少到52家,共关闭135家。
“据粗略统计,今年一季度已经关闭的砂石矿有1000多家,到"十二五"底,一共要关闭2万家砂石矿。”李华透露。关停、整顿小矿山只是第一步,砂石行业的管理现状亦亟待改变。
|